小学生作文下象棋(优秀3篇)

| 大大范文

同学们,谈到我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你们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呢?是集邮?是打乒乓?还是唱歌?对我来说,我最钟爱的活动则是下象棋。

我这个“将*”,可以说是屡战屡胜,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一场特别的“战役”。

小学生作文下象棋

有一天,爸爸带我去他大学的老师家做客。刚一进门,我就看见一个水晶制成的棋盘和棋子,这让我这个“将*”心痒难耐。然而还没来得及发起挑战,对手的通牒已经送了过来。爸爸的老师笑着问我:“小朋友,你会下象棋吗?”我自豪地回答:“当然会!”口气中透着“将*”般的自信。爸爸的老师说:“那我们来一盘吧?”这话正中我下怀,让我暗自兴奋。

战斗开始了,我仿佛置身于*烟弥漫的战场。为了试探敌人的实力,我决定先派出“*”来探路。然而,对手却只是来了一个老套的“屏风马”,让我心生得意:“哈哈,看来对手实力不过如此,我*必胜!”于是我指挥士兵前进,准备压制对方的行动……不知不觉间已经七回合过去了,我明显占据上风。然而,正当我准备发动最后的攻势时,对手的战车一动,使我*陷入危机。这一举动出乎意料,让我陷入困惑。

爸爸的老师开口了:“小朋友,我使用的是三十六计中的‘并战计’,通过假装无知来迷惑对手,老练沉稳,以便在后续中取得胜利。就像云压雷响,不露锋芒,最后突然发动攻击,以出其不意取胜。”我心想:“你会用三十六计,我又岂会输给你?”于是我决定出奇制胜。然而,爸爸的老师总是能洞察我的心思,他说:“这是胜战计中的‘围魏救赵’吧?这一招是要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对方受挫,而你所谓的围困,就是你的战车。”我不由点头称是,但他接着说:“可惜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一举消灭了我方将领,我*惨败。

爸爸的老师解释道:“虽然你胜利了几次小战,但没有摧毁敌人的主力,没有捉拿敌人的首领,这就像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他的话让我深感受教,从此我常向他请教象棋之道。

下象棋不仅提高智力,让我追逐“将*”梦,更培养了我的拼搏精神。

小学生寒假趣事作文:下象棋2

寒假里在做完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后,我最大的趣事就是和爸爸妈妈下象棋了。

这不,我期盼的时刻又到了,今天我的对手是妈妈,开局我先用的是红*棋,妈妈用的是黑*棋。按规定红棋先走,我们摆好棋后开始了激烈的战斗。我来了个当顶*,妈妈也不甘示弱也用了当顶*,我心里暗喜妈妈要中埋伏了。我吃了她的小卒妈妈吃了我的小兵,我把我的*撤到了妈妈*的前一个点上。妈妈不知道这招怎么用。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呦!。紧接着我跳了马,妈妈渐渐看出来了我这招的图目,没办法她只能把*向边上一拨,我把另一个*当顶了。妈妈只能把*垫上了,我用马吃了妈妈的*。妈妈没在意,妈妈跳了马,我把马跳到一边去了。哈哈!我以双*无垫子的形式赢了妈妈!

第二局开始了,妈妈还是按老套路走。我心想妈妈的棋艺也不过如此呀!我有点轻飘飘得意忘形了。我想再用双*无垫子这招打败妈妈,没想到妈妈来了个回马*。打得我措手不及,这一局我战败了。我和妈妈也只差一步之遥。

第三局我非常谨慎,在防守自己家的情况下我使出浑身解数,抽将、连环、双*无垫子……把妈妈打得片甲不留!最后我以三局两胜的战况赢了妈妈!

下棋不仅是我的一大爱好,它还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悟出了很多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让我深深的理解了它的哲理*。在我不断的磨练下,我的棋艺真的是突飞猛进呢!哈哈!现在爸爸妈妈都不在我的话下哟!

象棋学期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1. 学生能够熟练数出20以内物体的个数,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理解10以内数字的组成,并能读写1至20的数字。

2. 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加法和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进行一位数的加法及10以内的减法计算。

3. 初步掌握通过加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认识“=”符号,并能够用其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5. 直观地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几何图形。

6. 初步了解位置和方向,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向。

7. 认识钟表,能够读懂整时。

8.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

9. 培养学生认真作业和书写整洁的习惯。

(2)教学重点

1. 掌握数字的顺序、大小关系和10以内数字的组成。

2. 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相互关系。

3. 能熟练进行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计算。

4. 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 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基本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 通过直观比较,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了解钟表的基本概念。

(3)教学难点

1. 熟练进行一位数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计算。

2. 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 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理解分类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

5. 认识并理解钟表的基本知识。

(4)教具准备

1. 实物(如动物、水果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卡片等)。

2. 口算练习卡片。

3. 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计算圆盘。

4. 数字组成练习卡片。

5. 计数器。

6. 绒板。

7. 钟面。

8. 方木块。

9. 小棒。

10. 数位表。

三、教学措施

1. 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做好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工作。

2. 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平台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丰富课堂内容。

3. 在课堂上采用儿童化语言,并通过微笑和鼓励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

4. 加强单元检测,确保单元教学的质量。

5. 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在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多关注,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帮助他们提高。

四、课时安排

1. 数一数(1课时)

2. 比一比(2课时)

3. 位置(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