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诗论》的题材和作者(热门3篇)
《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一)的文例及可能的作者
自《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一)于2001年末出版问世后①,海内外诸多学者纷纷沉浸于其中《诗论》的解读研究,并筹备召开研讨会,对这篇极具价值和意义的文献展开深入探讨。在研习了上海博物馆诸位学者成果的基础上,笔者不揣浅陋,拟提出以下见解与大家商榷,并计划撰写三篇小文:第一篇《〈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②,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排比残简,分章释文。第二篇即本文,论述《诗论》文例与孔门七十子及其弟子的某些著作相类似,推测可能的作者。第三篇《〈诗论〉与〈诗〉》③,由简文探究当时的《诗》,并与今传本进行比较。
在《〈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一文(注②)中,笔者将《诗论》共29枚竹简按照文意衔接、章落位置以及残简首尾缺字现象,分为四组,再寻找各组之间的最佳排序,推断原简数量应不低于23支。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编排方案,简数最少,能够体现简文自国风二南到颂的叙述次序,供读者参考。为了方便起见,初步的分章释文附于本文末尾,以下论述即以此释文为基础。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方家指教。
笔者在此特别强调,这篇《诗论》是一篇组织严密、主题明确的论文。众所周知,《诗经》既有出自民间,也有创作于宗庙祭祀,在当时已位列六经。孔门论述《诗经》,必定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书·舜典》云:“诗言志,歌永(咏)言,声依永(咏),律和声。”儒家《诗经》学由此衍生,故《诗序》中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吠之不足,故永(咏)歌之,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与之相对应,《诗论》中载:
孔子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意。
其观点与《诗经》学一脉相承。《诗论》这篇论文,正是从这一角度论《诗》,涉及*、情、德、命之说,可以与同样出自《*情论》(郭店简《*自命出》)的篇章相联系。这些问题将另文详述,本文先对《诗论》的组织结构进行探讨。
如果我们的分章释文可取,则《诗论》简文可分为十二章。
十二章中,第二章、第六章均以“孔子曰”开头,而且全章内容显然都是孔子的言论。如第二章:“孔子曰:吾以《葛覃》得氏初之诗”,以下有“吾以《甘棠》得宗庙之敬”,“〔吾以〕□□〔得〕币帛之不可去也”,“吾以《?m杜》得爵〔服〕……”,这四句话相互比对,其中的“吾”均为孔子自称,清晰明了。
第六章亦是如此,孔子列举《宛丘》、《猗嗟》、《?鸠》、《文王》、《清庙》、《烈文》、《昊天有成命》七篇诗歌,逐一评述,其间的“吾”也必定是孔子自称。
第十二章即上引“诗亡隐志”一条,语意似已完整,可能是孔子仅讲这么多。若真是如此,显然不会有其他人的言论夹杂其中,但这无法确定。
此外,第九章开头也是“孔子曰”,如果下文无整支缺简,则孔子的言论必定十分简短。不过,这一章也可能接在第八章后面,详见下文论述。
从第三章到第五章,只有第三章开头有“孔子曰”,以下是否还有,由于残损严重,无法得知。第五章第二十三简有:
《兔?》其用人,则吾取……
也像是孔子的言论。将这三章视为孔子的言论,或许不会有太大差错。
第一章开头是:
《关睢》之改,《?湍尽分?保?逗汗恪分???度党病分?椋?陡侍摹分??报),《绿衣》之思,《燕燕》之情,曷?曰:童而皆贤于其初者也。……
这显然是对“《关睢》之改”等七句话的阐释。这样的文例,可以参照郭店简《成之闻之》:
下列文句:
《君?]》曰:“惟冒丕单称德”,曷?言疾也。
《君?]》曰:“襄我二人,汝有合才(在)言”,曷?道不悦之词也。
“槁(乔)木三年,不必为邦基”,曷?言富(逼)之也。
《大禹》曰:“余(舍)才(兹)宅天心”,曷?此言也,言余(舍)之此而宅于天心也。
昔者君子有言曰:“圣人天德”,曷?言慎求之于己而可以至顺天常矣。
《康诰》曰:“不还〈率〉大??〈戛〉”, “文王作罚,刑兹亡赦”,曷?此言也,言不敦大常者,文王之刑莫厚焉。
《诗论》第七章也有:
……〔“帝谓文王,予〕怀尔明德”,曷?诚谓之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诚命之也。
注①:《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注②:此文刊发于《文物》2006年第7期。
课题:学写诗歌评论.2
课题:学写诗歌评论 时间:2005年9月8日上午第二节 地点:常州市一中高二教改(1)班 执教者:程代* 目标:1、熟读《语文读本》第一课《诗经三首》(黍离、溱洧、子衿),理解诗意诗情。 2、掌握诗歌评论的书写形式。 过程: 一、明确任务:学写诗评 二、方法指引: 1、诗评的三种形式:导读式、鉴赏式、创造式(以内容、形式、自我的要素递加) 2、范例: (1)读《黍离》,理解诗意。 (2)范例1:以诗改诗,如以前《氓》的改写。也可用散文形式。 黍离,黍离,生于田野,挺立风中,韵律悠扬。远离故土,思绪万千,彷徨于岁月之间。生命之离愁,愁绪缠绕,唯有苍天明了吾心。 (3)范例2:《沉重的孤独》(创造式) 《黍离》如此沉重,仿佛岁月长河中的一块磐石,凝视着流逝的时光。在这孤寂的旅途中,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却又无力抵挡岁月的流逝。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人沉浸在无尽的思考中。 (4)范例3:《读《黍离》》(创造式) 在《黍离》中,我们感受到了古代臣子对故土的深情眷恋,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悲叹。他们身处异乡,面对残破的城墙,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与苦楚。这种沉重的孤独感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思考人生的真谛。 三、以这三首诗为范围,写诗评
这样看待这些诗作,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诗意,也能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通过学习诗歌评论的写作形式,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勤俭诗句3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紧紧手,年年有。勤能补拙,省能补贫。思前顾后,吃穿常有。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小富由俭,大富由天。不喝酒,不抽烟,三年省下无数钱。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积小利,成巨富。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细水长流,遇灾不愁。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好处安身,苦处用钱。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欲求温饱,勤俭为要。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小处不省钱袋空。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披着破大氅的人,往往是个好酒徒。精打细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当屋卖锅。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
如何?这样看起来更连贯一些。
上一篇:关于母校的作文有哪些?
下一篇:真皮沙发的清洁方法和保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