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古诗(实用3篇)
唐宋诗歌中的冬日景象
这十六首诗歌,以各自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冬日里的种种景象,展现了诗人们面对寒冬的不同心境。
一、雪景:壮阔、凄冷与静谧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句,将北国风光的壮阔与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覆盖了草原,也覆盖了边塞的苍凉。诗中“瀚海阑干百丈*,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更将这种壮阔推向了极致,令人感受到边塞的苦寒与诗人豪迈背后的忧愁。
与岑参的豪迈相比,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则更显凄清。诗中“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风雪交加的傍晚景象:苍山隐没在暮*中,白雪覆盖的茅屋更显贫寒。诗歌没有直接描写雪景,却通过“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描写,将风雪的寒冷和旅途的艰辛展现得淋漓尽致,更衬托出旅人孤独的心情。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则展现了一种静谧之美。“终南*岭秀,积雪浮云端”,远望终南山,山峰秀丽,白雪皑皑,与天边的云彩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冬日雪景的静谧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柳宗元的《江雪》则以极致的孤独描绘了一幅寒江雪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天地之间一片寂静,唯有白雪覆盖的山川河流,更显空旷寂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在江上垂钓,与周围的雪景融为一体,更显孤独落寞。诗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将冬日的寒冷与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冬日生活:温暖、闲适与困顿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描绘了一幅温暖闲适的冬日生活场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酿的米酒泛着绿*的泡沫,红泥小火炉散发着温暖的光芒,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人邀请友人共饮,在寒冷的冬日里享受片刻的温暖和快乐。
与白居易的温暖闲适相比,他的另一首诗《冬夜》则流露出困顿与孤独。“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贫困和疾病让诗人失去了亲人和朋友,独自一人在寒冷的冬夜里,更显孤独落寞。“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昏暗的灯光,破旧的帘幕,都暗示着诗人生活的困顿。“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窗外的风雪声更增添了一份凄凉。
三、冬日情感:思念、豪迈与感悟
李白的《北风行》以北风为线索,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诗人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了边塞风雪的猛烈,更突显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也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诗人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高适的《别董大》则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诗歌开头描绘了一幅萧瑟的送别场景,但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而是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之语鼓励友人,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欣赏和对未来充满信心。
白居易的《早冬》则表达了诗人对冬日景*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江南的冬天温暖如春,诗人以“可怜”二字表达了对冬景的喜爱之情。“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诗人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但也表达了身不由己的无奈。
四、冬日意象:梅花、苍鹰与白雪
王安石的《梅花》以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形象,歌颂了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精神。“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展现出高洁的品格。“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以“暗香”点明梅花的品格,更显高洁。
李白的《观放白鹰其一》则以苍鹰翱翔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苍鹰在高空中自由飞翔,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和敏锐的观察力。“寄言燕雀莫相??,自有云霄万里高”,诗人以苍鹰自比,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庸俗的蔑视。
这十六首诗歌,以不同的手法描绘了冬日的雪景、生活和情感,展现了诗人们面对寒冬的不同心境。这些诗歌,或豪迈、或凄清、或温暖、或孤独,都成为了*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流传千古。
关于冬至的古诗诗句2
冬至,俗称为“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起源于汉民族的传统节日,随着历史的变迁,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以下是关于冬至的古诗词内容,愿您欣赏!
《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扑面,玉筒吹响谷中。新阳升起,预示着新岁的来临,吉祥的云霞清澈幽远。让心境开放,不要被*裹所困,只须在节令之际增添诗轴。笑对着这强颜之下,风物岂非也有它的痴情,终究不同凡俗。白昼的时光仿佛永恒,让人沉浸在深邃的睡眠之中。门外的一切事物,何时能满足呢?暂且团聚,同欢笑歌唱。用心调和云露的滋味,重新品味梅花的曲调。即便不能将醉意作为生活的全部,也要放下束缚,随心所欲。
《水调歌头·冬至》(宋)汪宗臣 在黄钟即将敲响的时候,吹响了白葭灰。五云重重压顶,雷声在地底潜蛰。不要说声音稀少寂静,竹子会奋发雄鸣,合成凤凰鸣唱的壮美。九寸律的音调初步成形。若想明白天心的所在,不妨向颜回求教。在寒冷中找到温暖,极端的时候达到极致,这实在是信奇之事。彩云山外宛如画卷,被送上笔尖。一气贯通关窍,万物纷纷生出头角,是谁合拢了又是谁展开。官路上的春光早已绽放,箫声伴着数枝梅。
《六*消尽一阳生》(元)尹志平 六*已经消尽,一阳即将生长。暗中蕴藏着萌发的力量,雪花轻飘。九九严寒凝结,河海结*层。两股气流周而复始,阳气逐渐增长,如同龙腾。回归本源,顺应天命,精神光明。超越天机,掌控月华的清辉。夺取乾坤的真谛,功德圆满,向着蓬瀛出发。
《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 在邯郸驿站里迎来冬至,抱膝而坐,灯光映照着身影。想起家中深夜的坐卧,或许还在谈论着远行的人。今日是冬至,日南的方位已经到了,我们的门庭却是静悄悄的。家境贫寒,不大过节,年纪渐长,不免畏惧岁月增长。祭祀完毕后,别人已经扶起,而我早早地回房安眠。或许只有在春梦中寻觅到一丝温暖,才能围绕着镜湖边徘徊。
《辛酉冬至》(宋)陆游 今日是日南至,吾家门庭宁静无声。家境贫寒,不愿过节,身体老迈,岁月增添。祭祀之事都是自己来扶持,分盘之时却只能独自早早入眠。或许只有探寻春天的梦境,才能环绕在镜湖边。
《冬至感怀》(宋)梅尧臣 带着泪水怀念着亲人的容颜,感慨万物生死无常。自古以来,人们在九泉之下死去,随着新阳的升起,新生的生命却又不断涌现。每个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使命,但也难免会羡慕新生命的萌发。人类的衰落与复兴往往交替进行。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 井底微阳是否已回,寒雨萧萧,洒湿了枯草。谁能像苏夫子一样,不在花时独自前来?冬至已至,黄钟的节令又将如何?*寒中的小寒已然开启了梅花的绽放。八神表日,预示着岁月*,六管飞葭,唤醒了细雨抱歉,我还没有完成,以下是剩下的部分:
《冬至》(宋)朱淑真 黄钟的律动好风催着,*阳的交替使得气候渐暖。葵花的影子逐渐移动,预示着冬至节令的来临;而梅花已经在小寒之前率先开放。八神的节令预示着岁月*,六管的风吹动着细雨的雾气。已经有柳树在岸边迎接腊月的到来,斑驳的树影又将引领春天的到来。
冬天的诗句古诗大全3
冬天宛如一位温柔的姑娘,她在朝阳的映照下给大地披上一层红润的*彩,如同为大自然穿上了洁白的纱裙。仰望那一抹蓝天,初升的太阳如同醉汉的面庞一般,涨得通红,从树梢后渐渐升起。
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动白草,八月的胡天飘起雪花,仿佛是一夜春风的陡然来袭,千树万树梨花竞相绽放。雪花飘入珠帘湿润的罗帷,狐裘无法御寒,锦衾显得薄弱。将*的弓角难以掌控,都护的铁衣冷得难以忍受。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苍山远去,天寒白屋贫。夜幕降临,柴门传来犬吠之声,寒风中有行人归来的足音。
杜甫的《对雪》中,战争的哭声和独自悲愁的老人的吟咏交织在一起。乱云低垂,夜幕渐密,急雪在回风中舞动。空瓢被弃,尊中的酒已无绿意,火炉中的火光如同红*。
柳宗元的《江雪》表达了千山万径皆无人痕的寂寥,一位独钓江雪的老者坐在孤舟上。
高适的《别董大》中描绘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呼啸着吹动雁群,雪片飘舞。他勉励董大不要担心前路无知己,因为在天下之中,难有人不认识他。
孟郊的《苦寒吟》以天寒地冻的景象描绘寒冷的季节,*层厚实而坚固,阳光短暂而寒冷。
元稹的《南秦雪》通过描绘岭头云雾和岩下飘雪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
王安石的《梅花》以梅花傲雪的形象,表达了梅花在寒冷中独自怒放的坚韧和美丽。
最后,白居易的《夜雪》则将读者引入深夜,感受到寒冷的被窝、明亮的窗户,以及雪花飘落时折竹的声音,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冷艳的夜晚。
上一篇:有关安全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