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心理学角度浅析二外听力教学

| 大大范文

摘要:本文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对二外听力过程进行了科学分析,在听力教学“三阶段”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外听力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语言心理学;听力教学;“三阶段”

从语言心理学角度浅析二外听力教学

听力理解能力,作为一种交际能力,是认知反应的第一步,是口语表达必要的先决条件,在外语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听力理解能力包括语音学听觉、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推理能力、释义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对教师要求很高。本文从语言心理学的视角来揭示听力理解的过程,对三阶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外语听力理解的语言心理学基本理论

理解不是简单的接受活动,只有当学习者有能力辨别词,通过背景找到词和能够领会话语,才认为达到了理解。根据语言心理学观点,处理说话内容过程分为两个个重要的层次:首先是低层次,也被称为语音层次,即由耳朵实施的声波的变化,学习者将记忆中储存的音与听到的元素建立联系;然后是高层次,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心理*作,是音波到意义的转化。

在母语和外语中,这种复杂处理是不同的。其一、在外语中言语理解的障碍和对于母语言语理解的障碍是不同的。为了进入另外一种语言的意义中,处理的时间和所有过程的步骤是不同于母语的。其二、理解是在感觉器官和意识器官之间建立一座桥。学习者为了达到理解的目的,同时进行了两个过程。一是由高到低的过程,在第一时间,听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背景,情境,听者处理一些已经懂得的信息;二是由低到高的过程,听者调动所有的能力为了破译语言学的编码,然后过渡到语境。

影响理解的质量主要有两种因素:第一、一些学习者个人的因素,比如智力,记忆力,注意力等;第二,一些与声音信息有关的因素,如节奏,语调,持续时间,难易程度。因此听力理解被看作是说话和听话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今的外语教学实践认为不能只从口语方面表现出学习者已经理解的或者已经学过的知识,使听说能力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提高听力理解质量和关注发现学习者听的过程。在听的时候,学习者花费主要的时间去处理语言学的信息和新的语义学信息。

二、外语听力理解教学的关键因素分析

听力理解的教学呈现巨大的复杂*由于听说之间存在不对等*。听和说两种能力是紧密联系的,但是对于仍在学习外语的说话者和已经掌握外语或者母语说话者之间,方式大不相同。对于母语或者已经掌握外语的说话者,听说两种能力差距不明显。相反,对于还在学习状况下的说话者,听说能力的不一致*是巨大的,理解多于他们所能表达的。

在听力理解中,学习者除了需要理解语言学的因素外,同时需要理解背景元素(比如姿势,地点,对话环境)、目的元素(如意图,行动)和超语言学元素(如语气,语调)等。因此在听力理解中,背景对于含义的建立扮演十分重要的角*,相反,口语能力可以通过语言,语音获得发展。在口语表达中背景也可以使一些东西更容易,但是,语言学的知识在口语能力中还是占主要地位。

外语听和说、接受和表达是紧密联系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是渐近推进。从听的理解开始,慢慢地,运用新的语言学元素,越来越复杂的方式组织说话。最终,学习者达到完全自如交流。

三、二外听力教学的方法创新

以上提及的听力材料处理的三个步骤和教育学家Rost提出的听力理解分割的三个时间段统一起来,建立了听力训练三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听前阶段,听时阶段,听后时段。“三阶段”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运用于外语的听力训练中,但是实际*作时却陷入了放音-做题-对*的刻板教学模式,严重偏离了初衷和本意,因此本文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手段。

首先,听前阶段是信息理解的第一步,学习者为了组成一些对于准备听的材料内容运用个人领域已经掌握的知识是很有用的。在这个阶段,教师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朝向一些重要元素??听前阶段是介绍新单词的时机,对于理解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通过下定义,给出翻译,借助于释义。另外,关键词的介绍和说话的声音形式都要服务于语义学的定位,能允许更有效的方式对于文章意义的预测和抓住整体的含义。

其次,听时阶段,第一遍听的目的是集中注意力理解情况,为了使学习者知道文章出自哪个领域。第二遍听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保证水平较低的学习者确认已经给出的数据和能够补充他们的理解。对于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借着一些更加复杂的活动,比如确定段落结构,将不同的想法按照逻辑轨迹进行综合,大量各种各样不同的练习可以提供在这个阶段内。主要包括;(1)填写表格;(2)给画面排序;(3)将一些可视的要素与将要听的材料建立联系;(4)多亏了重读语调活动,重新认识一些承载信息的词;(5)验证已经假设和重新建立新的假设;(6)找到问题的*。

最后,听后阶段目的集中于在真实任务中知识的再次投入。不要以一种测试的方式呈现,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活动来实现。主要包括:(1)在给出的标题中,找到一个或几个符合文章内容的标题;(2)再次找到符合内容的概要;(3)完形填空;(4)对错判断题型;(5)多选题;(6)不使用任何练习题目,仅用口语回答一些问题。

语言心理学研究为外语听力教学带来了新模式,但是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2篇:浅析从心理学角度论酒店客房服务管理

论文关键词:酒店;卫生清扫;客房服务;心理需求

论文摘要:客房是饭店的基本设施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者休息的重要场所。搞好客房服务管理工作,将会直接影响饭店的运行与管理,同时也会影响饭店的形象、气氛及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客人在住店期间的心理特点,论述如何进一步做好客房服务管理,将客房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客房是饭店提供的主要产品,客人往往把客房服务作为整个饭店服务质量的标准。客房是客人休息的地方,客房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客人的满意程度。客房是客人在饭店中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此时客人往往需求拥有他们的空间,期望对客房有一个“家”的感觉。客房服务人员应该关注客人在住店期间的心理特点,为客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清洁的房间。美国康奈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的学生花一年的时间,调查了三万多名的顾客,其中60%的人把清洁、整齐作为饭店服务的“第一需求”。也就是说,住店客人对饭店客房的卫生程度摆上了最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如果在一间不整洁的客房居住,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带来损害。由此可见,人们外出旅行住宿的时候,最关注的就是房间的卫生程度。所以客房服务人员必须加强对客房卫生的管理,才能真正地做好对客的接待服务工作。

一、客人对客房服务的心理需求

(一)整洁

客房是客人在饭店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其真正拥有的空间,因而,他们对客房整洁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对客房清洁卫生的要求是客人普遍的心理状态。客房服务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就是整理客房,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做到客房内外清洁整齐,使客人产生信赖感、舒服感、安全感,能够放心使用。服务人员清理客房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情况下,清理客房要在客人不在时进行。客人到达客房再去清扫,会留给客人很恶劣的印象。如果客人有特殊要求,可以随机处理。客房服务人员在清理客房时,必须保证客房及各种设施、用具的卫生。另外,客房服务的从业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客人心理上的卫生感和安全感。比如,在清理后贴上“已消毒”标志,在茶具上蒙上塑料袋等,这些措施能起到一定的心理效果。但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欺骗客人。

(二)安静

客人下榻饭店前,往往经过了长时间旅行,到达饭店时一般都比较疲倦,他们希望尽快办好入住手续,马上进入房间休息。同时更希望房间能够提供休息好的种种条件。客房可以从防止和消除噪音两方面入手,以保持客房的宁静。必须做到硬件本身不产生噪音,饭店选择设备的一个标准就是它产生的噪音要小;另外,在硬件上要保证隔音*,能阻隔噪音的传入和传导。在软件上也要不产生噪音,员工要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作轻。同时,服务人员还要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那些爱大声说笑的客人,用说服、暗示等方式引导客人自我克制,放轻脚步,小声说笑。

(三)安全

安全感是愉快感、舒适感和满足感的基石,客人是把自己出外旅游期间的安全放在首位的。客人在住宿期间,希望保障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及其在饭店的隐私权。因此,饭店应有完善的防火、防盗、保密等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服务人员没有得到召唤或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客人房间,绝对不应去干扰客人。有事或清扫服务要先敲门,在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入,工作完成后即刻离开。日常清扫服务,绝对不许随意乱动客人的物品,进入房间时不可东张西望,这样才能使客人感到安心和放心,从而产生安全感。

(四)尊重

客人希望自己是受饭店欢迎的贵宾,希望见到的是服务人员真诚的微笑,听到的是服务人员真诚的话语,得到的是服务人员热情的服务;希望服务人员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意愿,尊重自己的朋友、客人,尊重自己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等。希望真正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客房服务是客人每天接触和享受的,客房服务离客人最近,与客人关系最密切。客房服务人员亲切的服务态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客人的陌生感、距离感等不安的情绪,缩短客人与服务人员之间情感上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信赖感。客人与客房服务人员情感接近了,会使其对饭店的服务工作采取配合、支持和谅解的态度。出现这种局面将非常有利于饭店顺利完成日常的服务工作,也有利于提高饭店的声誉。

二、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3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输出过程

长久以来,我们都是从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去理解、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各种问题,语言学研究成果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受其影响,语言结构知识(即语法知识)被认为是二语学习过程(包括听、说、读、写)中最基本的环节.但近年来,一些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发现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无论是本族语者还是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大脑语言加工机制都更多地依赖于词汇化的句项而不是语法规则知识.本文是在作者设计执行的一个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大学英语*二年级学生英语故事复述过程,以了解在我国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中,语言结构知识起多大的作用,习惯表达起多大的作用,语言加工机制是基于语法规则还是基于对固定用词格式的记忆.